【电缆井砌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修订版(7页)】一、前言
为规范电缆井砌筑施工流程,提高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结合现行相关规范及实际工程经验,对《电缆井砌筑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本指导书适用于城市电力工程中电缆井的砌筑施工,内容涵盖施工准备、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安全措施等方面,旨在为施工人员提供清晰、实用的操作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市政道路、小区配电工程中的电缆井砌筑施工,包括砖砌电缆井、混凝土砌块电缆井等类型。适用于地下电缆敷设工程中各类电缆井的施工操作。
三、施工准备
1. 技术交底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确保所有参与人员熟悉施工内容。
2. 现场勘察
对拟建电缆井位置进行实地测量,确认井位坐标、标高、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情况,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现有设施造成破坏。
3. 材料准备
- 砖块: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烧结普通砖或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
- 水泥:采用P.O 32.5及以上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超过3%。
- 钢筋: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相应规格的钢筋,确保结构稳定性。
- 模板: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应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表面平整无变形。
4. 工具设备
准备好搅拌机、手推车、抹子、水平仪、卷尺、线锤等施工工具,并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四、施工工艺流程
1. 定位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在现场准确放出电缆井的位置及尺寸,用石灰或墨线标记出井壁轮廓。
2. 土方开挖
按照设计深度进行土方开挖,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设置支撑或排水措施。开挖后应及时清理基底,确保基础平整坚实。
3. 基础施工
在开挖后的基坑内浇筑垫层混凝土,厚度一般为100mm~150mm,强度等级不低于C15,待其硬化后再进行井体砌筑。
4. 井体砌筑
- 砖砌电缆井应采用“一顺一丁”砌法,灰缝饱满,砂浆强度不低于M7.5。
- 砌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垂直度与水平度,使用线锤、水平仪校正。
- 砌筑至一定高度后,应进行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增强结构整体性。
- 井壁砌筑完成后,应进行抹面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密实。
5. 井盖安装
井体砌筑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安装井盖,井盖与井框之间应紧密贴合,不得有松动现象。
6. 回填土方
井体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五、质量控制要点
1. 材料检验
所有进场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2. 施工过程控制
- 砌筑时应保持灰缝均匀,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 井体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5mm,井口标高误差不应超过±10mm。
- 钢筋绑扎应牢固,混凝土浇筑应振捣密实,防止蜂窝、麻面等缺陷。
3. 成品保护
施工完成后,应对井体进行保护,防止车辆碾压、机械碰撞等造成损坏。
六、安全文明施工
1. 施工安全
-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手套等劳保用品。
- 土方开挖时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跌落。
- 使用机械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严禁违规操作。
2. 文明施工
- 施工现场应做到工完料清,材料堆放整齐,垃圾及时清理。
- 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七、验收与维护
1. 验收标准
电缆井施工完成后,应按照设计要求及国家相关规范进行验收,确保结构安全、功能完善。
2. 后期维护
定期检查井体结构是否完好,发现裂缝、下沉等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电缆井长期稳定使用。
八、附则
本指导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编制单位所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进行调整,并报请相关部门审批。
(全文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