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折旧计入生产成本后应怎么做会计分录】在企业日常的财务核算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是一项重要的成本费用。当企业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时,需要根据实际用途进行合理的分配,并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一、基本概念
1. 折旧:指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过程中,因损耗而逐渐减少其价值的过程。折旧费用是企业的一项成本支出。
2. 生产成本: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其中,制造费用包括与生产相关的间接费用,如设备折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
3. 计提折旧:是指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按一定方法计算并确认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作为当期的成本或费用。
二、会计处理原则
当固定资产用于生产过程时,其折旧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再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转入“生产成本”中,最终影响“库存商品”或“主营业务成本”。
三、会计分录步骤
步骤 | 会计分录 | 说明 |
1 | 借:制造费用 —— 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制造费用 |
2 |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 将制造费用按一定比例分摊至生产成本 |
3 |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 产品完工入库,结转生产成本至库存商品 |
四、示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一台生产设备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 年折旧额 = (100,000 × (1 - 5%)) ÷ 5 = 19,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1. 计提折旧:
```
借:制造费用 —— 折旧费 19,000
贷:累计折旧 19,000
```
2. 分摊制造费用至生产成本(假设制造费用总额为50,000元,按工时比例分摊):
```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19,000
贷:制造费用19,000
```
3. 产品完工入库:
```
借:库存商品 19,000
贷:生产成本 19,000
```
五、注意事项
- 折旧费用需根据资产的实际用途进行分类,不能随意计入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的分摊要合理,通常依据工时、机器小时或直接人工成本等标准。
- 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确保折旧计提准确无误。
通过上述流程,企业可以正确地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入生产成本,从而真实反映产品的成本结构,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以上就是【计提折旧计入生产成本后应怎么做会计分录】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