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意思翻译】《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一座古寺的幽静环境和禅院的清寂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历来被视作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逐句翻译与解析:
1.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时分,诗人走进一座古老的寺庙,阳光刚刚照耀在高高的树林上。这两句描绘了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2.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禅房周围花木繁茂,显得格外深邃。这里不仅写出了寺庙的布局,也暗示了禅院远离尘嚣、清净无扰的特点。
3.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山间的景色让鸟儿感到愉悦,水中的倒影让人的心灵变得空明。这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心理感受巧妙结合,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4.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在这一刻,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寺庙中钟磬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这句诗突出了禅院的寂静与超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沉思。
整体理解:
《题破山寺后禅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远离世俗喧嚣、回归内心宁静的意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结语: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一份宁静与安详,提醒我们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