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刘基《活水源记》原文、注释、译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刘基《活水源记》原文、注释、译文,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3 08:21:11

刘基《活水源记》原文、注释、译文】一、原文:

余闻有泉,出山下,其水清而甘,冬不竭,夏不涸。人多往取饮之,而不知其名。或曰:“此‘活水源’也。”余尝游于其地,见其源流潺潺,若有所思,遂作记以志之。

泉之源,自石罅中出,其色如玉,其味如醴。初流则微,渐行渐广,至山下而为溪。溪水清浅,可照人影。两岸多竹,风过竹林,声如琴瑟,令人神清气爽。

余尝坐于泉旁,观其水之流,思人生之浮沉,感慨系之。夫水者,天地之精液也,无常形而有常性。或急或缓,或深或浅,皆随势而变。然其本性不变,终归于海。

吾乡有贤士,尝谓余曰:“水之德,贵在不争;水之智,贵在能容。”余闻之,益加敬仰。盖水之性,与道相通,虽无形而有理,虽无声而有声。

于是作《活水源记》,以记其事,亦以明其理焉。

二、注释:

- 活水源:指流动的泉水,寓意生命之源、灵动之水。

- 石罅(xià):石头的裂缝。

- 醴(lǐ):甜美的酒,这里形容水的味道甘美。

- 潺潺(chán chán):水流的声音。

- 竹林:竹子生长的地方,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 贤士:有德行的人,此处为作者的朋友或长辈。

- 不争:水不与万物争高下,顺其自然。

- 能容:水能容纳各种杂质,包容万物。

三、译文:

我听说山下有一处泉水,水质清澈甘甜,冬天不会干涸,夏天也不会枯竭。很多人去那里取水饮用,却不知道它的名字。有人说是“活水源”。我曾经游览过这个地方,看到泉水从石缝中缓缓流出,声音轻柔,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于是写下这篇记文,以作纪念。

泉水的源头从石头的缝隙中涌出,颜色如同玉石,味道像甜酒一样美味。起初水流很细小,随着地形逐渐变宽,到了山脚下便成为一条小溪。溪水清澈浅显,可以映出人的倒影。溪边种满了竹子,风吹过竹林时,发出如琴如瑟的声音,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我曾坐在泉水旁边,看着水流缓缓流淌,不禁想到人生的起伏变化,心中感慨万千。水是天地间的精华,没有固定的形状,却有着恒常的性质。有时快有时慢,有时深有时浅,都是随着环境而变化的。但它的本质始终不变,最终都会流向大海。

我的家乡有一位有德行的人,曾经对我说:“水的美德在于不争;水的智慧在于能容。”听了他的话后,我更加敬重水的品性。因为水的特性与大道相通,虽然无形却有道理,虽然无声却有声音。

因此,我写了这篇《活水源记》,既是为了记录这件事,也是为了阐明其中的道理。

---

结语:

《活水源记》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作者通过对水的观察与思考,表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刘基借水言道,寄托了他对自然、人生与道德的深刻理解,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