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页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页,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3 08:20:36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页】《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作为一部神魔小说,它不仅情节曲折、人物鲜明,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想,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中,教材对《西游记》进行了系统的导读与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

一、作者与背景

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他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吴承恩在这些传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完成了这部集神话、寓言、讽刺于一体的长篇小说。

二、主要内容与结构

《西游记》以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为原型,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全书共一百回,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前七回:介绍孙悟空的出身、学艺、大闹天宫,为后续取经之路埋下伏笔。

2. 中间部分(第8—第99回):讲述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克服困难,逐步走向西天的过程。

3. 最后几回:描写他们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圆满结局。

三、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1. 孙悟空

又称“齐天大圣”,是小说中最富个性、最勇敢、最机智的人物。他本领高强,桀骜不驯,但忠诚于师父,最终修成正果。他的性格体现了反抗精神与成长历程。

2. 唐僧

唐僧是取经团队的核心,虽无超凡本领,却心地善良、意志坚定。他代表了佛教中的修行者,象征着信念与坚持。

3. 猪八戒

原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后成为唐僧的徒弟。他好吃懒做、贪图安逸,但在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是个有缺点也有优点的角色。

4. 沙僧

本是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性格稳重、踏实,是团队中的“老黄牛”。

四、主题思想

《西游记》通过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表达了以下几个核心主题:

1. 信仰与坚持: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克服一切。

2. 善恶分明:小说中善恶分明,寓意深刻,警示人们要明辨是非。

3. 修行与成长:每个人物都在取经路上不断修炼、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完善。

4. 讽刺与批判:书中借神魔之口,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官场的腐败。

五、艺术特色

1. 丰富奇幻的想象:小说构建了一个充满神魔、妖怪的世界,想象力极为丰富。

2. 语言生动幽默:吴承恩的语言诙谐风趣,富有生活气息,读来引人入胜。

3.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书结构清晰,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4. 寓意深刻:表面上是神话故事,实则蕴含深刻的哲学与人生道理。

六、阅读建议与学习方法

1. 精读与略读结合:对于重点章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应深入分析;其他部分可适当略读。

2. 关注人物变化:注意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体会他们的成长。

3. 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小说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如何指导我们的生活。

4. 积累文学常识:了解《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结语:

《西游记》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这部作品,我们不仅能提高文学素养,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希望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真正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与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