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middot及昔人已乘黄鹤去翻译赏析)】《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因其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而广为流传。全诗如下:
>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崔颢(约公元704年—754年),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豪放自然,尤以《黄鹤楼》最为人称道。他虽出身于士族家庭,但仕途并不顺利,一生漂泊不定,这使得他的作品中常带有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黄鹤楼》写于崔颢游历武汉黄鹤楼时,借景抒情,寄托了他对历史兴衰、人生离别的深沉思索。
二、逐句翻译与解析
1. 昔人已乘黄鹤去
“昔人”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相传古代有仙人乘黄鹤飞升而去,因此黄鹤楼得名。这一句点明了黄鹤楼的历史渊源和神话色彩。
2. 此地空余黄鹤楼
虽然昔日的仙人已经离去,但黄鹤楼依然矗立在此,留下一种空旷寂寥之感。
3. 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一旦飞走,便不再归来,象征着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也暗示着美好事物的不可再现。
4. 白云千载空悠悠
白云在天空中飘荡千年,依旧自由自在,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这里用自然景象对比人间的短暂与无常。
5. 晴川历历汉阳树
晴朗的阳光下,汉阳地区的树木清晰可见,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6. 芳草萋萋鹦鹉洲
鹦鹉洲上芳草茂盛,绿意盎然,描绘出江边景色的生机勃勃。
7. 日暮乡关何处是?
夕阳西下,诗人不禁思念故乡,却不知归处何在,流露出深切的思乡之情。
8. 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面上雾气弥漫,烟波浩渺,让人感到一种难以排遣的忧愁,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三、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1. 虚实结合,意境深远
诗中既有对历史传说的描写,也有对现实景物的刻画,虚实相生,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
2. 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诗人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叹,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
3. 语言简练,音韵和谐
全诗用词精炼,节奏分明,读来朗朗上口,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四、结语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不仅是一首描写黄鹤楼景色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人生感悟与家国情怀的佳篇。它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中华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在文学价值还是情感表达上,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