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尺子》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尺子》教案!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4 03:26:35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尺子》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尺子的外形特征和基本用途,知道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 技能目标:能正确使用直尺进行简单的测量,并在操作中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测量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 各种类型的尺子(如直尺、卷尺、软尺等)

- 不同长度的物品(如铅笔、书本、绳子等)

- 测量记录表

- 图片或实物展示(如建筑工地中的测量场景)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把直尺,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这个东西吗?它叫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尺子”,并鼓励他们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尺子。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图片,如医生用的软尺、工人用的卷尺,帮助幼儿拓宽对尺子的认识。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分发不同种类的尺子给幼儿,让他们仔细观察并讨论:

- 尺子是什么形状的?

- 尺子上有什么标记?

- 你发现尺子上的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尺子上有刻度线和数字,说明这些是用来测量长度的。

3. 实践操作(15分钟)

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边操作边讲解步骤:

- 把尺子的一端对齐物体的一端;

- 看物体另一端指向哪个数字;

- 读出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

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测量桌上的物品(如铅笔、橡皮、书本等),并记录在表格中。

4. 游戏巩固(10分钟)

开展“比一比谁量得准”游戏:

- 幼儿两人一组,每人选择一个物品进行测量;

- 比较谁测得更准确;

-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

- 尺子是什么?

- 尺子有什么作用?

- 我们怎么用尺子来测量?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找家里有哪些物品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科学区投放各种测量工具,供幼儿自由探索;

- 组织一次“小小测量员”活动,让幼儿在教室里寻找不同长度的物品进行测量;

- 鼓励幼儿画出自己使用的尺子,并贴在班级展示墙上。

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尺子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部分幼儿在测量过程中还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今后可在活动中进一步加强个别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掌握测量方法。

备注:本教案内容为原创设计,结合幼儿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与兴趣引导,符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要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