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2 15:28:07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 了解“呼风唤雨”在文中的比喻意义,体会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人类的关系,树立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呼风唤雨”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 难点:体会作者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赞美之情,理解“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如20世纪科技成果展示)。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呼风唤雨”在古代和现代的不同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提问激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吗?它在古代常用来形容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呼风唤雨”原指神话中能控制天气的本领。)

2. 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呼风唤雨’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答案。”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 标注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同桌交流解决。

-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检查朗读情况,正音正字。

- 重点指导词语:“呼风唤雨、奇迹、发明、改观、依赖”等。

3. 简要概括课文

- 课文通过介绍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说明人类已经具备了“呼风唤雨”的能力,改变了世界面貌。

(三)精读品析(15分钟)

1. 集体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问题:

- “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 “呼风唤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 “呼风唤雨”在文中不是字面意思,而是指人类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以前难以想象的事情。

- 举例说明:如飞机、电话、电脑等科技发明带来的巨大变化。

3. 重点句分析:

- “20世纪的科学技术,真像魔术一样,让人类实现了许多曾经的梦想。”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科技的魅力。

(四)拓展延伸(8分钟)

1. 展示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图片(如航天、通信、医疗等),让学生感受科技带来的变化。

2. 讨论交流:

- “你认为哪些科技发明最让你感到惊讶?”

- “如果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五)总结提升(2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呼风唤雨”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 布置作业:

- 写一段话,描述你心中“呼风唤雨”的科技现象。

- 预习第二课时内容,思考“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五、板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 → 科技发展

20世纪 → 奇迹不断

科技 → 改变世界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朗读感悟、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理解“呼风唤雨”这一关键词时,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

备注:本教学设计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语言积累与思维训练相结合,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