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及人教部编版及(1))】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解“笔尖流出的故事”这一习作主题,学会通过描写人物、情节和环境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范文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写作的情感,鼓励他们用文字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写故事的基本要素(人物、事件、环境),学会合理安排故事情节。
- 难点:如何让故事生动有趣,具有感染力,避免内容空洞、结构松散。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优秀范文、写作提示卡。
- 学生准备:作文本、铅笔、橡皮等文具。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笔会说话,它会写出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笔尖流出的故事”的主题,强调写作不仅是记录,更是表达和创造。
2. 范文赏析(10分钟)
出示一篇优秀的范文《一只会说话的钢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故事的开头是如何引入的?
-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有什么特点?
- 故事的发展中有哪些有趣的转折?
- 结尾是怎样的?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感受?
通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一个普通的事物(如一支钢笔)变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3. 写作指导(15分钟)
教师讲解写作要点:
- 选材: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入手,比如一件物品、一次经历、一个场景,展开想象。
- 构思:确定故事的主角、发生的事件、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 描写:注意细节描写,如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以及环境的变化。
- 语言: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避免平淡无味。
4. 小组合作(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品或场景,进行头脑风暴,构思一个简短的故事。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互相启发。
5. 独立写作(2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开始独立完成习作。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6. 展示交流(10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教师适时点评,指出优点与改进之处。
五、作业布置
请学生回家后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添加一些细节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下节课将进行班级优秀作文展示。
六、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课以“笔尖流出的故事”为主题,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范文引导和小组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教材要求与教学实践编写,适用于六年级语文课堂,旨在帮助教师高效开展习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