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乞巧望秋月上一句下一句】2. 原创
“家家乞巧望秋月”,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全诗为: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人们在七夕节时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当时民间乞巧、祈求技艺和幸福的风俗。
“家家乞巧望秋月”一句,生动地刻画出人们在七夕之夜仰望星空、祈愿心灵手巧的情景。古人认为,在这一天,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人间的女子便借此机会向天上的织女学习织布技巧,希望获得一双灵巧的手,以更好地操持家务、绣花刺绣。
“乞巧”是古代妇女在七夕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她们会在庭院中摆上香案,焚香祭拜,然后用五彩丝线穿针引线,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技艺的追求。而“望秋月”则增添了诗意与浪漫色彩,使整首诗充满了节日的温馨与梦幻。
在现代社会,虽然“乞巧”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七夕节依然承载着人们对爱情、亲情和美好生活的寄托。无论是传统的乞巧活动,还是现代的“中国情人节”概念,都让这个节日焕发出新的活力。
因此,“家家乞巧望秋月”不仅是一句古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情感的延续。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记得抬头看看那轮明月,感受那份来自古老岁月的温柔与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