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古诗】黄鹤楼,这座矗立在长江之畔的古老建筑,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也见证了无数诗词歌赋的诞生。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黄鹤楼》。这首诗以其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而广为流传,成为中华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开篇四句,便以一种超然物外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时空交错的画面。诗人借黄鹤的离去,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黄鹤象征着仙灵与自由,它的离去,仿佛带走了曾经的辉煌与繁华,只留下一座孤楼,在风中静默。
接下来的两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眼前的景致:阳光下的汉阳城,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段描写虽是写景,却暗含情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黄昏时分,归家的路在哪里?江面上的烟波浩渺,让人不禁心生惆怅。这种思乡之情,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叹。
《黄鹤楼》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语言优美,更因为它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有变迁,唯有心境可以永恒。黄鹤楼虽历经风雨,但它的精神却始终屹立不倒,正如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诗句一样,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如今,黄鹤楼已成为武汉的重要地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站在楼上远眺,江水奔流不息,仿佛还能听到那穿越千年的吟诵声。这不仅仅是一座楼,更是一段历史,一首诗,一段永不褪色的文化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