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关张三人当年桃园结义拜的到底是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三国时期的故事一直备受人们喜爱,尤其是《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更是家喻户晓。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誓同生死,共图大业。然而,关于他们当时在桃园结义时所拜的“神明”,却一直存在争议和疑问。
很多人认为,桃园结义时他们拜的是“天地君亲师”,这其实是传统民间祭祀中常见的五种尊崇对象。但也有观点认为,他们其实拜的是“汉室”,即对汉朝的忠诚与信仰。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们拜的是“天公将军”——也就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领袖张角的称号,不过这种说法并不被主流历史学家所认可。
那么,到底他们拜的是谁呢?我们不妨从《三国演义》原文入手,看看作者罗贯中是如何描述这一情节的。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因志同道合,在涿郡的桃园中结为兄弟。书中写道:“次日,筑起土坛,设下祭品,焚香再拜,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接着,“三人各饮一口血酒,拜天地,拜父母,拜兄长。”
从这段描写来看,他们拜的是“天地”、“父母”和“兄长”,并没有明确提到具体某一位神祇或人物。因此,从文学角度来说,他们拜的是“天地”与“祖先”,表达的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家族和兄弟情义的尊重。
不过,也有人认为,他们拜的其实是“汉室”,因为他们后来一直以恢复汉室为己任,尤其是刘备自称是汉室后裔,所以结义时可能是在向汉室表示忠心。但这种说法更多是后人附会,而非原著内容。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传说称,他们在结义时拜的是“关帝”,即关羽本人。这种说法虽然有趣,但显然不符合逻辑,因为结义时关羽还是他们的兄弟,不可能拜自己。
综上所述,根据《三国演义》的原文记载,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时,主要拜的是“天地”、“父母”和“兄长”。他们通过这样的仪式,表达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家庭的敬重,以及对兄弟情义的承诺。
当然,由于历史记载有限,加上后世演绎众多,关于桃园结义的具体细节,至今仍是一个充满讨论的话题。无论是拜天地、拜汉室,还是其他说法,都反映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浓厚兴趣和无限想象。
所以说,桃园结义拜的到底是谁,或许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但正是这种开放性和多样性,让这段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