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汤汤是什么意思】“浩浩汤汤”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水流广阔、气势磅礴的样子。这个词语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尤其在描写江河、湖海等自然景观时,能很好地表现出水势的宏大与壮阔。
一、“浩浩汤汤”的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看,“浩浩”表示广大、辽阔;“汤汤”则有流动、奔腾的意思。两者结合,形象地描绘出水势浩大、波涛汹涌的景象。例如《诗经》中有“河水汤汤,渐车帷裳”,便是用“汤汤”来形容河水奔流不息的状态。
二、“浩浩汤汤”的出处与用法
“浩浩汤汤”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尚书·禹贡》中提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流,入于海。”虽然文中没有直接使用“浩浩汤汤”,但这种描述方式与成语的意境十分相似。
在后世的诗词、散文中,“浩浩汤汤”被广泛运用,如杜甫、苏轼等诗人都曾以之形容江河奔流、气势恢宏的场景。
三、“浩浩汤汤”的引申意义
除了字面意义上的水势浩大外,“浩浩汤汤”在现代语境中也被赋予了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发展迅速、规模庞大,或者形容人群、情绪等的热烈与激荡。例如:
- “改革的浪潮浩浩汤汤,不可阻挡。”
- “观众的热情浩浩汤汤,现场气氛热烈。”
这些用法都体现了该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四、如何正确使用“浩浩汤汤”
在使用“浩浩汤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描述水势、人流、情绪等具有动态和规模感的事物。
2. 搭配得当:通常与“如”“似”等词连用,构成比喻句式,增强表达效果。
3. 避免滥用:由于其书面色彩较浓,不宜用于日常口语中。
五、结语
“浩浩汤汤”不仅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观察与诗意表达。了解它的含义与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与交流中更好地传达情感与思想。
在现代汉语中,它虽不如“浩浩荡荡”那样常用,但在特定语境下,依然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日常表达,适当使用“浩浩汤汤”,都能让语言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