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整以暇的意思】“好整以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复杂或紧急的情况时,依然能够保持冷静、从容不迫的态度。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处事能力,也反映出其内心的沉稳与自信。
从字面来看,“好整”意为善于整理、有条理;“以暇”则是指有空闲、从容不迫。合起来,“好整以暇”可以理解为:在处理事情时,既能够有条不紊地安排,又能在紧张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和从容。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曰:‘彼徒我车,其众甚多,不如避之。’……楚子曰:‘吾闻之,好整以暇,是谓君子。’”这里的“好整以暇”原本是用来形容一位君主在面对强敌时,仍然能保持镇定自若,不被局势所左右,体现出一种高超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现代语境中,“好整以暇”常用来赞美那些在压力下仍能保持冷静、理性思考的人。比如,在工作中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并且有条不紊地执行任务的人,往往会被称赞为“好整以暇”。
此外,这个成语也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对话中,强调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它不仅仅是对行为方式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始终坚定、平和。
总的来说,“好整以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蕴含着深刻的处世智慧,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冷静、有条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赢得尊重与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