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杜甫】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李白)
行路难(杜甫)
世人皆知“行路难”是李白的诗,却鲜有人知杜甫也写过同题之作。虽然杜甫的《行路难》不如李白那般广为传诵,但其情感深沉、笔力遒劲,同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与无奈感慨。
杜甫的《行路难》,虽未流传于世,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风与思想中推演出他可能所写的版本:
行路难(杜甫)
我本寒士无高位,志在苍生济世情。
十年磨剑空怀志,万里浮云尽飘零。
世途险恶多荆棘,官场倾轧少真情。
岂有青天怜孤客?只余白发对寒灯。
行路难,行路难,
前路茫茫何处安?
纵有壮志如山岳,
难敌风雨似狂澜。
愿得忠良扶社稷,
不教黎庶苦饥寒。
但使人间多温暖,
何妨身世落尘寰?
这首诗虽为仿作,却体现了杜甫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目睹民生疾苦,心中常怀悲悯与愤懑。在“行路难”的主题下,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命运的艰难,更寄托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行路难”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感叹,更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鸿沟的反思。杜甫虽未留下正式的《行路难》诗作,但他的一生,正是“行路难”的真实写照。
结语:
无论是李白的豪放不羁,还是杜甫的沉郁顿挫,“行路难”都成为古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精神写照。它不只是对现实的不满,更是对理想的坚持。正如杜甫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使前路艰难,也要心怀家国,砥砺前行。
行路难,难在选择,难在坚持,难在信仰。而正是这份“难”,让每一个走在人生路上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