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里字的诗句有哪些】在古诗词中,“里”字常被用来表示距离、空间或时间,既有实际的地理含义,也有抽象的情感表达。许多诗人借助“里”字,营造出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画面感。以下是一些含有“里”字的经典诗句,带你领略古诗中的“里”之美。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虽然这首诗中没有直接出现“里”字,但“思故乡”所表达的思念之情,往往与“千里”“万里”等距离相关的词语相呼应,间接体现出“里”的情感分量。
2.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中“家书抵万金”虽未直接用“里”,但“万金”一词暗示了距离之远,也让人联想到“里”的概念。古人常以“里”来衡量亲情与乡愁的距离。
3.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词频繁出现在古诗中,如“千里共婵娟”“千里孤行客”等,而“千里”正是“里”的延伸。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也体现了古人对空间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4.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中虽未出现“里”字,但“西出阳关”则隐含了遥远的距离感,让人联想到“里”的存在。这种情感上的“里”更显其深远。
5.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中虽未提“里”,但“游子”一词本身就蕴含着远离家乡的“里”之意,表现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与牵挂。
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异乡”与“山东”之间的距离,正是“里”的体现。诗人通过“里”的距离,表达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7.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与“西窗”之间,虽未明确写出“里”,但“巴山”作为地名,本身就带有地理上的“里”的概念,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
8.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千尺”虽为夸张,但“尺”与“里”同属长度单位,借此表达诗人对自然奇观的惊叹与赞美。
结语:
“里”字在古诗中看似简单,却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意境。无论是“千里”、“万里”的辽阔,还是“里外”、“内外”的对比,都让诗歌更具张力与深度。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世界的观察,也能体会到他们内心深处对“里”的独特理解与情感寄托。
如果你也喜欢古诗,不妨多读几遍这些经典之作,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