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厉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中,“厉”字虽然不常见于成语的开头或中间,但仍有部分成语中包含“厉”字,且这些成语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或特定的语义表达。
那么,到底有哪些成语中含有“厉”字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含“厉”的常见成语
1. 厉声厉色
指说话或态度非常严厉、严肃,语气强硬。常用于形容人对他人说话时的严厉态度。
2. 厉兵秣马
原意是磨好武器,喂饱战马,比喻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现在也引申为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迎接挑战。
3. 严阵以待
虽然没有“厉”字,但与“厉”有相似的含义,指严格地布置兵力,等待敌人到来,形容高度戒备的状态。
4. 厉精图治
指振奋精神,努力治理国家或事业,多用于形容领导者积极进取、勤政爱民的态度。
5. 刻厉
这个词虽不常见,但有时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非常苛刻、严厉,常用于文学作品中。
6. 凶恶暴厉
形容人性格残暴、凶狠,行为恶劣,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
7. 厉鬼
指传说中的恶鬼,常用于民间故事或文学作品中,象征邪恶或恐怖的事物。
8. 厉志
指立志坚定、意志坚强,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决心。
9. 厉行节约
现代常用成语,意思是严格执行节约的政策或习惯,强调资源的合理使用。
10. 厉兵革甲
类似于“厉兵秣马”,也是指准备战斗,加强军事力量。
二、“厉”字的含义与用法
“厉”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包括:
- 严厉、严格:如“厉声”、“厉色”;
- 猛烈、强烈:如“厉风”、“厉火”;
- 通“砺”,磨刀石:如“砥砺”;
- 通“疠”,疾病:如“疠气”、“疠疫”。
因此,在成语中,“厉”字往往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情绪或行为特征,使成语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总结
虽然“厉”字在成语中并不频繁出现,但其含义丰富,能赋予成语不同的色彩和情感。无论是“厉声厉色”的严厉,还是“厉兵秣马”的备战,亦或是“厉精图治”的奋发,都体现了汉语成语的独特魅力。
如果你正在学习中文,或者对成语感兴趣,不妨多积累一些含有“厉”字的成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含厉的成语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