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余若将不及兮的汩什么意思】2.
在屈原的《离骚》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诗句:“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这句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深切感慨。其中,“汩”字作为全句的关键,其含义值得深入探讨。
“汩”在古汉语中有多重解释,但在这一句中,它主要表达的是“急速流动”的意思。从字形上看,“汩”由“氵”(水)和“曰”组成,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快速奔腾的状态。因此,在“汩余若将不及兮”中,“汩”可以理解为“急流”或“迅速”,用来形容时间如流水般飞逝。
整句的意思大致是:我像急流一样匆匆而过,恐怕来不及实现理想,担心年华虚度,无法实现心中所愿。这里的“汩”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速度,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焦虑与紧迫感。
值得注意的是,“汩”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于比喻时间的快速流逝,如“汩汩东流”、“汩然如水”等,都带有强烈的动感和节奏感。屈原在此使用“汩”,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紧迫的氛围,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有限的无奈。
此外,“汩”在其他诗词中也有不同的用法,例如在杜甫的诗中,“汩汩”可能指水声不断,而在某些地方方言中,也可能有“混乱”或“急促”的引申义。但结合《离骚》的语境来看,这里显然是取其“迅速流动”的本义。
总的来说,“汩余若将不及兮”中的“汩”字,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形象化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现。通过这一字,我们得以窥见屈原对理想的坚守、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命运的抗争。这也正是《离骚》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的重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