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意思】《古朗月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原题为《古朗月行》,属于乐府旧题。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古朗月行”字面意思是“古老的月亮行走”,实际上则是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以月为引,借景抒情,情感真挚,哲理深刻。
诗中写道: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两句写的是孩童时期对月亮的天真想象,将月亮比作白玉盘、瑶台中的镜子,充满了童趣和浪漫。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纯真的心灵映照。
接着:
>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 一去月宫远,浮生若梦中。
这里诗人开始引入神话色彩,提到仙人、月宫,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月亮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天体,更是诗人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再往下: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后人对《古朗月行》的误传或扩展部分,原诗中并无此句。真正的《古朗月行》结尾部分较为简练: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一段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诗人通过对月亮的观察,感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而月亮却始终如一,见证着历史的更迭与人生的起伏。这种“今人不见古时月”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体会。
总的来说,《古朗月行》不仅仅是一首写月的诗,更是一首蕴含哲理、寄托情怀的作品。它以月亮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宇宙的无限思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依然能引发人们对自身存在、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中华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