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结束标志】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战略转移,最终于1936年10月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结束。
长征的结束并非指某一次战役的胜利,而是以三大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等地胜利会师为标志。这次会师不仅实现了红军主力部队的重新集结,也为后续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尽管长征过程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但其精神和历史意义至今仍被广泛铭记。长征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信念与意志的象征。
二、表格:长征结束标志关键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长征起始时间 | 1934年10月 | 
| 长征结束时间 | 1936年10月 | 
| 主力红军 |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 
| 结束标志 | 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等地胜利会师 | 
| 历史意义 | 实现红军主力集结,为抗日战争奠定基础;体现革命信念与毅力 | 
| 典型事件 | 会宁会师、陕北会师等 | 
| 路线长度 | 约二万五千里 | 
| 战斗次数 | 逾300次 | 
| 牺牲人数 | 数万人 | 
三、结语
长征的结束不仅仅是军事行动的终结,更是一段传奇历史的完成。它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铺平了道路。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过去,更是为了传承那份永不言弃的长征精神。
以上就是【长征结束标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