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羹和炙组成四字成语是什么

2025-10-29 09:04:49

问题描述:

羹和炙组成四字成语是什么,跪求好心人,拉我一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09:04:49

羹和炙组成四字成语是什么】在汉语中,许多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其中,“羹”和“炙”这两个字虽然不常出现在日常对话中,但在某些成语中却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羹和炙”组合起来,是否能构成一个四字成语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成语就是“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这一成语,字面意思是“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原本指的是美味的食物。但后来,它被引申为形容文章、言论等非常受欢迎,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这里的“脍”指的是细切的肉,“炙”则是烤肉,两者都是古代常见的美食,因此用它们来形容内容精彩、广受好评。

从字义上看,“羹”通常指汤类食物,而“炙”则多指烤制的肉类,两者虽然都属于饮食范畴,但“脍炙人口”中的“脍”与“炙”更强调的是食物的美味和人们的喜爱之情。而“羹”虽然也常见于成语中,如“鼎鼐调和”(比喻国家治理),但并未与“炙”直接组合成四字成语。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羹和炙”可以组成另一个成语,比如“羹炙并举”或“羹炙满口”,但这些并非标准成语,也不符合汉语习惯用法。因此,在正式场合中,应以“脍炙人口”作为正确答案。

此外,成语“脍炙人口”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也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优秀的作品、观点或人物受到大众欢迎和传颂。例如,一部电影、一首歌曲或一篇小说如果广受好评,就可以说它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总之,“羹和炙”虽然在字面上看似可以组成成语,但实际上只有“脍炙人口”才是正确的四字成语。这提醒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成语时,不仅要关注字面意思,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