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文学常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作家及其背景的了解,还涉及文体知识、文学流派、历史发展等内容。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也为阅读理解、作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1. 先秦时期
-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以四言为主,反映周代社会生活。
- 《楚辞》:屈原创作的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 先秦诸子散文:如《论语》(孔子弟子记录)、《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体现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
2. 两汉时期
- 司马迁《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班固《汉书》:断代史的开端,记载西汉历史。
- 汉乐府诗:如《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反映民间生活与情感。
3. 魏晋南北朝
- 建安文学: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及“建安七子”代表人物,风格刚健有力。
- 陶渊明:东晋诗人,田园诗派创始人,《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为其代表作。
- 魏晋玄学:注重哲理思辨,影响文人思想与文学风格。
4. 唐宋时期
- 唐诗: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等为代表。
- 宋词: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词风各异,题材广泛。
- 宋代散文: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推动古文运动,倡导“文以载道”。
5. 元明清时期
- 元曲: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
-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为经典之作。
- 曹雪芹《红楼梦》:清代长篇小说巅峰,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二、现当代文学常识
1.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 鲁迅:现代文学奠基人,代表作《呐喊》《彷徨》《阿Q正传》《狂人日记》。
- 郭沫若:新诗奠基人,历史剧代表作《屈原》《虎符》。
- 茅盾:现实主义作家,《子夜》为其代表作。
- 巴金:《家》《春》《秋》合称“激流三部曲”。
- 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语言通俗生动,富有北京特色。
2. 现代诗歌与散文
- 徐志摩、闻一多、艾青等诗人,推动现代诗歌的发展。
- 朱自清、冰心、郁达夫等散文作家,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3. 当代文学
- 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凹《废都》、莫言《红高粱》等,展现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人性思考。
- 余华、阿城、王小波等作家,作品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三、文学体裁与术语
1. 文体分类
- 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
- 散文:包括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 小说:分长篇、中篇、短篇,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小说、现实小说、科幻小说等。
- 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等。
2. 文学流派
- 现实主义:注重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如巴尔扎克、鲁迅。
- 浪漫主义:强调情感表达与理想追求,如李白、雪莱。
- 批判现实主义:揭露社会矛盾,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老舍。
3. 常见术语
- 对仗:诗词中字数相等、结构相对的句子。
- 押韵:诗句末尾字的音韵一致。
- 意象: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情感或思想。
- 比兴:借物起兴,引出主题。
四、备考建议
1. 系统梳理:按照时间顺序或文体分类,整理重要作家、作品、流派。
2. 结合教材:结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学常识部分,重点掌握。
3. 多做练习:通过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题型和考点。
4. 积累拓展:阅读经典作品,提升文学素养,增强理解能力。
结语
文学常识虽然看似零散,但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提升我们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认真对待,打好基础,迎接高考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