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的意思缫的解释缫的拼音缫的笔顺】“缫”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但在古代纺织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对“缫”字的全面解析,包括其含义、拼音、笔顺及使用场景等。
一、
“缫”字读作 sāo,是形声字,由“纟”(表示与丝线有关)和“巢”(表声)组成。其本义是指将蚕丝从蚕茧中抽出的过程,也称“缫丝”。在古代,这一过程是丝绸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缫”字常用于描述与纺织相关的内容。
该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一些古文或专业术语中仍有出现。掌握其拼音、笔顺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文献或词汇。
二、详细内容
| 项目 | 内容 |
| 字形 | 缫 |
| 拼音 | sāo |
| 部首 | 纟(绞丝旁) |
| 笔画数 | 11画 |
| 结构 | 左右结构 |
| 五笔编码 | XAGY(根据输入法不同略有差异) |
| 笔顺 | 1. 横折钩 2. 横 3. 撇 4. 横 5. 竖 6. 横折 7. 横 8. 横 9. 竖 10. 横 11. 竖 |
| 基本释义 | 1. 抽取蚕丝;2. 指缫丝工艺;3. 引申为整理、梳理(如“缫丝般细腻”) |
| 常见用法 | 多见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如“缫丝”、“缫车”等 |
| 近义词 | 抽丝、纺丝、织造 |
| 反义词 | 织布、缝制、裁剪 |
三、扩展说明
“缫”字在古代多用于描述丝绸生产中的关键步骤,如“缫丝”即指将蚕茧中的丝线抽出来,经过煮、抽、绕等工序,最终成为可供纺织的丝线。这项技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
在现代,虽然“缫”字不再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但在涉及传统手工艺、文化研究或历史文献时仍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缫”作为一个与古代纺织业密切相关的汉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材料的巧妙利用。了解其含义、拼音及笔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汉字的演变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上就是【缫的意思缫的解释缫的拼音缫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