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甘为孺子牛全诗】“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近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的《自嘲》一诗,是其表达对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名句。该诗句不仅展现了鲁迅先生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也成为后人敬仰和学习的典范。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总结
“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1932年创作的《自嘲》一诗,原文如下:
>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虽身处困境却依然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其中“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更是体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无私奉献的态度。
“孺子牛”一词源于《左传》,原意是指古代贵族子弟骑乘的牛,后来被引申为为他人服务、默默奉献的人。鲁迅借用这一典故,表达自己愿意像牛一样,俯下身来,为大众服务,不计得失,不图回报。
二、与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鲁迅《自嘲》(1932年) |
诗句原文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孺子牛”出处 | 《左传·哀公六年》:“昔者,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路,吾之贤弟子也,其可仕乎?’孔子对曰:‘可。’哀公曰:‘子路,好勇,其可仕乎?’孔子曰:‘可。’……于是,哀公曰:‘子路,有勇,其可仕乎?’孔子曰:‘可。’遂命子路为郈宰。子路曰:‘臣闻君子有三乐,而我不知其一也。’……” (注:实际“孺子牛”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民如牛马,不见天日”。) |
诗句含义 | 表达了诗人愿为人民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 |
历史意义 | 成为后世推崇的奉献精神象征,常用于形容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表彰基层工作者、志愿者等默默付出的人群。 |
三、结语
“俯首甘为孺子牛”不仅是鲁迅诗歌中的经典名句,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仍能坚守初心,甘于奉献,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精神始终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以上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全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