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傲怎么写】一、
“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唐代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全诗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诗描绘了秋末冬初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其中,“傲”字在诗句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表现出菊花在寒冷中依然挺立的姿态,还寓意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因此,“傲”字在这里不仅是描述菊花的形态,更是表达诗人内心的一种情感与志向。
要写出“傲”字,需注意其结构和笔画顺序。以下是关于“傲”字的书写方法及含义分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字形 | “傲”字由“亻”和“敖”组成,左右结构。 |
笔画数 | 共10画(亻:2画;敖:8画) |
书写顺序 | 1. 丶(点) 2. ㇇(横撇) 3. 𠃌(竖钩) 4. 𠃌(竖钩) 5. 𠃌(竖钩) 6. 𠃌(竖钩) 7. 𠃌(竖钩) 8. 𠃌(竖钩) 9. 𠃌(竖钩) 10. 𠃌(竖钩) |
字义 | 表示高傲、自尊、自信,也指坚强不屈的精神。 |
诗句出处 | 苏轼《赠刘景文》:“菊残犹有傲霜枝。” |
寓意 | 在逆境中保持尊严与毅力,体现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书写建议 | 书写时注意左右结构的平衡,尤其是“亻”部应靠左,整体字形端正、有力。 |
三、结语
“傲”字虽简,却蕴含深意。在“菊残犹有傲霜枝”中,它不仅是对菊花的描写,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学习书写“傲”字,不仅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更是理解中华文化中那种不畏艰难、坚守本心的价值观。
以上就是【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傲怎么写】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