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绝的意思】“广陵散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常用来形容一种音乐、技艺或文化的失传与终结。这个词语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一、
“广陵散”指的是古代一首著名的琴曲,相传为魏晋时期的嵇康所作。而“绝”则意味着断绝、失传。因此,“广陵散绝”字面意思是“《广陵散》这首曲子从此失传”,引申为某种艺术形式、文化传统或精神追求的终结。
据《晋书·嵇康传》记载,嵇康被司马氏处死前,曾将《广陵散》传授给他的好友,但之后该曲便再未流传于世,成为千古遗憾。因此,“广陵散绝”不仅象征着一首琴曲的失传,也寓意着才华、理想或精神的消逝。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语名称 | 广陵散绝 |
出处 | 《晋书·嵇康传》 |
含义 | 指《广陵散》这首古琴曲失传,引申为某种艺术、文化或理想的终结 |
来源人物 | 嵇康(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音乐家) |
历史背景 | 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权被杀,临刑前弹奏《广陵散》,后此曲失传 |
文化意义 | 象征才华、理想、精神的消逝;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惋惜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形容某项技艺、文化或精神的彻底消失 |
相关典故 | “广陵散绝,从此无闻” |
三、结语
“广陵散绝”不仅是对一首古曲的哀悼,更是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种深刻映照。它提醒我们,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可能因历史变迁而永远消失,值得我们去珍惜与传承。
以上就是【广陵散绝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