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杵臼之交的典故原文

2025-09-06 01:17:13

问题描述:

杵臼之交的典故原文,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6 01:17:13

杵臼之交的典故原文】在古代汉语中,“杵臼之交”是一个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志同道合的成语。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吴祐传》,讲述了东汉时期一位名叫吴祐的官员与一位普通百姓之间的真挚友谊。

一、典故原文

《后汉书·吴祐传》中记载:

> “祐少有大志,不修小节。常从太守范滂,时年二十余。滂谓曰:‘君后当为公辅,今可暂还家,以奉亲。’祐辞曰:‘愿得一官,使民无怨。’滂曰:‘吾欲荐君,恐人不识。’祐曰:‘若果得仕,必不负君。’后数年,祐为胶东侯相,滂亦至司徒。二人虽贵贱殊途,然情好如初。时人称其‘杵臼之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吴祐年轻时就有远大志向,不拘小节。他曾经跟随太守范滂,当时只有二十多岁。范滂对他说:“你将来一定会成为朝廷重臣,现在可以暂时回家奉养父母。”吴祐回答说:“我希望得到一个官职,让百姓没有怨言。”范滂说:“我想推荐你,但怕别人不了解你。”吴祐说:“如果真的能做官,我一定不会辜负您。”后来几年,吴祐做了胶东侯相,范滂也升任司徒。虽然地位不同,但他们的情谊始终如一。当时的人称他们为“杵臼之交”。

二、

“杵臼之交”原意是指用杵和臼这两种简单工具来捣米,象征着朋友之间虽身份不同,却能心意相通、情谊深厚。这个典故强调了真正的友情不在于地位高低,而在于彼此的信任与尊重。

三、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后汉书·吴祐传》
主要人物 吴祐、范滂
成语含义 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志同道合
原文内容 吴祐与范滂虽贵贱殊途,但情好如初
精神内涵 强调信任、尊重与真诚的友谊
现代启示 友谊不应受地位、身份影响,应以心相交

通过了解“杵臼之交”的典故,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也能从中领悟到真正友谊的价值所在。

以上就是【杵臼之交的典故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