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引发关注。在工业生产与日常工作中,化学有害因素是影响劳动者健康的重要风险源。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国家制定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其中第一部分专门针对化学有害因素进行规定。该标准旨在为用人单位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作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浓度不超过对人体有害的水平。
本部分主要涵盖了常见化学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OELs),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以及最高容许浓度(MAC)。这些限值是根据毒理学数据、流行病学研究及实际工作经验综合制定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部分典型化学物质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相关限值:
化学物质名称 | 分子式 | 职业接触限值(PC-TWA)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 最高容许浓度(MAC) | 备注 |
苯 | C₆H₆ | 10 mg/m³ | 30 mg/m³ | — | 强致癌物 |
一氧化碳 | CO | 20 mg/m³ | 30 mg/m³ | — | 高毒性气体 |
二氧化硫 | SO₂ | 5 mg/m³ | 10 mg/m³ | — | 刺激性气体 |
氨 | NH₃ | 20 mg/m³ | 30 mg/m³ | — | 强刺激性 |
甲醇 | CH₃OH | 20 mg/m³ | 30 mg/m³ | — | 有毒液体 |
三氯乙烯 | C₂HCl₃ | 30 mg/m³ | 60 mg/m³ | — | 有机溶剂 |
硫化氢 | H₂S | 10 mg/m³ | 15 mg/m³ | — | 极毒气体 |
铅及其化合物 | Pb | 0.03 mg/m³ | — | — | 神经毒性 |
苯并[a]芘 | C₂₀H₁₂ | — | — | 0.001 mg/m³ | 强致癌物 |
以上内容仅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部分内容的概括。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工种、作业环境和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结语:
职业接触限值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设置和严格执行这些限值,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提高作业场所的安全水平。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职业卫生培训,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
以上就是【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