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川小学教务部有关辍学学生劝返的责任制度】为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防止学生因各种原因辍学,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公平,王西川小学教务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王西川小学教务部有关辍学学生劝返的责任制度》。该制度旨在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工作流程、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一、制度目的
本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对辍学学生的管理与干预,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劝返,切实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王西川小学全体在校学生,特别是已出现辍学倾向或已经辍学的学生。教务部负责统筹协调劝返工作的开展,各年级组、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应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劝返工作。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 教务部:负责制定劝返工作计划,监督各班级落实情况,组织相关会议,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劝返工作有序进行。
2. 班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需密切关注学生出勤情况,及时发现并上报疑似辍学学生,主动联系家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心理疏导和家访工作。
3. 任课教师: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兴趣。
4.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履行监护职责,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共同促进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四、劝返工作流程
1. 发现阶段:班主任通过日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途径,发现学生有辍学倾向时,应及时记录并上报教务部。
2. 调查阶段:教务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对辍学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辍学原因,分析是否存在家庭困难、心理问题或其他影响因素。
3. 劝返阶段: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个性化劝返方案,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组成劝返小组,开展家访、谈心、心理辅导等工作,争取学生返校。
4. 追踪阶段:学生返校后,教务部应持续关注其学习和心理状况,定期与家长沟通,确保学生稳定在校学习。
五、奖惩机制
对于在劝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因工作不力导致学生长期辍学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王西川小学教务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年级组、班级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推动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王西川小学将进一步提升对学生辍学问题的应对能力,努力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目标,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