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字巨卿文言文翻译和答案】《范式字巨卿》是一篇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的文言短文,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名叫范式的义士故事。文章虽短,但内容精炼,人物形象鲜明,体现了古代士人重情重义、信守承诺的高尚品格。
一、原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元伯曰:“某日当以是相待。”式如期而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见。母曰:“都未见汝形,安能相见?”元伯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吾为汝设馔。”至日,式果至,共饮宴,欢笑终日。后元伯卒,式闻之,素服往吊,哭之甚哀。遂葬之。后数年,式为郡功曹,有客至,问曰:“君何故独居?”式曰:“吾尝与元伯约,死则同葬。”客曰:“此非人情所及。”式曰:“吾志也。”
二、现代文翻译
范式,字巨卿,是山阳金乡人。他在太学读书时,与汝南的张劭成为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一起请假回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回来,会来拜访你的父母。”张劭说:“那天我会等你。”范式按约定时间来到,张劭把这事告诉母亲,请求见面。母亲说:“你还没见过他本人,怎么能见他呢?”张劭说:“巨卿是个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说:“如果这样,我就为你准备饭食。”到了那天,范式果然来了,两人一同饮酒作乐,非常高兴。
后来张劭去世了,范式听说后,穿上白色的丧服前去吊唁,哭得非常伤心,于是为他办理了葬礼。几年后,范式担任郡里的功曹,有一位客人问他:“你为什么一个人住?”范式回答:“我曾经和元伯约定,死后要一起埋葬。”客人说:“这不是常人能做到的。”范式说:“这是我一生的志向。”
三、阅读理解与答案
1. 文中“范式”与“张劭”的关系是什么?
答:他们是好朋友,曾在太学读书时结识,并且彼此信任,有深厚的友谊。
2. 范式为何在张劭死后仍坚持为其送葬?
答:因为范式曾与张劭有过生死相约的承诺,他信守诺言,认为这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志向。
3. 文章通过哪些细节表现范式的诚信?
答:一是他按照约定如期赴约,二是他听闻好友去世后立刻前往吊唁,三是他坚持履行生前的约定,即使别人觉得难以理解。
4. 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文章赞扬了范式重情重义、信守诺言的高尚品德,体现了古代士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承诺的尊重。
四、总结
《范式字巨卿》虽为一篇简短的文言文,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不仅在于日常的相处,更在于关键时刻的坚守与承诺。范式的故事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珍惜友情,信守承诺,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文的语言特色或写作手法,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