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原文、翻译及赏析】《题李凝幽居》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对李凝隐居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历来被视作贾岛诗歌中的代表之作。
原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翻译:
李凝的居所宁静而偏僻,邻居很少,小路通向一片荒芜的庭院。
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月光下传来僧人敲门的声音。
走过小桥,远处的景色分明;移动石块,仿佛触动了云雾的根源。
我暂时离开,还会再来,我们约定的幽静之约不会辜负。
赏析:
《题李凝幽居》以清幽淡远的笔调描绘了李凝隐居的生活环境,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归于自然的意境。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尤为著名,不仅画面感极强,而且通过“敲门”这一细微动作,表现出一种静谧中的生机,体现了贾岛“推敲”精神的体现。
整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清新自然,充分展现了贾岛“苦吟”诗风的特点。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
此外,诗中“幽期不负言”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种“幽居”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远离尘世,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归隐与安顿。
结语:
《题李凝幽居》虽篇幅不长,却意境深远,语言精炼,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贾岛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这首诗依然能带给我们一份宁静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