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在中华古典诗词的浩瀚长河中,有一首诗以其质朴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穿越千年仍令人动容。这首诗便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它不仅是白居易早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更因其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描绘,成为后世传诵不衰的经典。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四句诗,以简练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描绘了草原上草木四季轮回的景象。看似写景,实则寓意深远。草木的枯荣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坚韧,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转的感悟。尤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更是被誉为千古名句,既表现了草的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希望与重生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进一步拓展了画面,将视野从原野延伸至远方的道路与古城。这里的“远芳”与“晴翠”不仅描绘出春天草木繁茂的景象,也暗示了离别的场景——友人即将远行,踏上陌生的旅途,而诗人只能站在原野之上,目送其背影渐行渐远。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了全诗的主题——送别。诗人借古原之草,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草木的繁茂与离别的哀愁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这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
《赋得古原草送别》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因为它蕴含着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无论是面对人生的离别、挫折,还是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都能给予人深深的慰藉与力量。
如今,当我们再次吟诵这首诗时,仿佛能听见千年前那片古原上的风声,看到那连绵不断的青草,感受到诗人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情怀。它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关于生命、自然与情感的永恒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