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范成大《步入衡山》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成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步入衡山》便是他笔下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原文:
衡山七十二峰高,
云气苍苍接碧霄。
石径斜穿松影里,
苔痕深浅印行脚。
山中不识人间岁,
鸟语花香自寂寥。
欲问前路何处去,
烟霞深处有渔樵。
译文:
衡山的七十二座山峰高耸入云,
云雾缭绕,仿佛与蓝天相连。
蜿蜒的小路穿过松林之间,
青苔深深浅浅地印在行人的足迹上。
山中似乎没有时间的概念,
只有鸟鸣花香,寂静而美好。
想问前方路通向何方,
只见烟霞深处,有渔夫和樵夫在劳作。
赏析:
《步入衡山》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山水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衡山的秀美风光,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尘世的淡泊之情。
首联“衡山七十二峰高,云气苍苍接碧霄”,开篇便以恢弘的气势展现衡山的雄伟壮丽,将读者带入一个空灵缥缈的世界。这里的“七十二峰”并非实指,而是用以强调衡山的山势连绵、层峦叠嶂,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颔联“石径斜穿松影里,苔痕深浅印行脚”,通过对山路、松影、青苔等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苔痕深浅”暗示自己行走的痕迹,既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自我存在的某种记录。
颈联“山中不识人间岁,鸟语花香自寂寥”,则转入对山中生活的描绘。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理想追求。
尾联“欲问前路何处去,烟霞深处有渔樵”,以设问的方式收束全诗,留下无限遐想空间。烟霞深处的渔樵,象征着一种远离喧嚣、安于本分的生活方式,也暗含诗人对理想人生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含蓄表达。范成大以山水为载体,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结语:
《步入衡山》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更是一幅心灵的画卷。它让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那份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诗作无疑能唤起我们对自然与内心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