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围绕“长大以后做什么”这一主题,进行简单、清晰的表达,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并能做出适当的回应。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进行口语交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和思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有条理的表达。
- 难点: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认真倾听他人。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如医生、教师、科学家等职业形象)、情景卡片。
- 学生准备:提前思考自己理想的职业,并准备简单的介绍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长大以后做什么’这个话题。”
播放一段关于不同职业的小视频,展示各种职业的日常工作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自主表达(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未来的职业梦想。可以采用“我想当……因为……”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轻松、开放的氛围,让学生愿意开口说话。
3.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我的理想职业”进行讨论。要求每个成员轮流发言,其他人认真倾听并提出问题或建议。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适当介入引导讨论方向。
4. 角色扮演(10分钟)
设置不同职业的情景,如“我是小医生”“我是小小老师”等,让学生根据角色进行模拟对话。
例如:一个学生扮演医生,另一个学生扮演病人,进行简单的问诊对话。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如何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认真倾听他人。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的理想职业,并记录下家人的看法,下节课进行交流。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互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存在表达不够流畅、缺乏自信的问题,今后需加强个别辅导和鼓励机制,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