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物品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幼儿园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各类教学和生活用品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升园所整体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幼儿园物品管理制度》。该制度旨在规范物品的采购、保管、使用及维护流程,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物品分类管理
幼儿园物品种类繁多,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教学用品:包括教具、图书、画具、音乐器材等;
2. 生活用品:如餐具、床单、被褥、毛巾、水杯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如灭火器、急救箱、安全标识等;
4. 办公用品:如纸张、笔墨、文件夹等;
5. 建筑设施设备:如桌椅、玩具柜、黑板、空调等。
二、物品采购与验收
1. 所有物品的采购需由园方统一安排,不得私自购买;
2. 采购前应进行需求评估,确保物品符合实际需要;
3. 物品到货后,由专人负责验收,检查数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 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并登记入账,建立物品台账。
三、物品保管与发放
1. 所有物品应按照类别存放于指定位置,保持整齐有序;
2. 易损、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存放,设立专门的安全区域;
3. 教学用品由教师按需领取,生活用品由保育员统一管理;
4. 发放时应做好登记,确保物品流向清晰可查。
四、物品使用与维护
1. 教师和保育员在使用物品时应爱护公共财物,避免人为损坏;
2. 使用过程中发现物品损坏应及时上报,以便及时维修或更换;
3. 对于大型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4. 每学期末对所有物品进行清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物品报废与更新
1. 对于无法修复或已过使用期限的物品,应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2. 报废物品需经园领导审批后,统一处理;
3. 根据实际需求,定期对物品进行更新,确保教学和生活需要。
六、责任落实
1. 各班教师、保育员为本班物品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 园务人员负责全园物品的统筹管理与监督;
3. 对于因管理不善造成物品丢失或损坏的,将视情节追究相关责任。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相关人员须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幼儿园的良好环境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