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教案2】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聂耳的生平及其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掌握《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及旋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情境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聂耳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创作中的贡献;《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背景与艺术特色。
- 难点:
理解《义勇军进行曲》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时代意义,以及其作为国歌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聂耳生平图片、《义勇军进行曲》音频视频)
- 学生预习资料(包括聂耳简介、歌曲创作背景等)
- 课堂讨论问题卡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片段,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是谁创作的吗?它为什么能成为我们的国歌?”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20分钟)
(1)聂耳的生平介绍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聂耳的成长经历、艺术追求及其对中国音乐事业的贡献。重点突出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革命歌曲,尤其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过程。
(2)《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讲解该曲创作于1935年,当时中国正面临日本侵略的严峻形势,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3)歌曲分析
从旋律结构、节奏特点、歌词内容等方面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其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小组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你认为《义勇军进行曲》为何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 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这首歌还有哪些现实意义?
4. 情境体验(10分钟)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历史影像资料,模拟升旗仪式中奏唱国歌的情景,让学生切身体会歌曲的庄严与神圣。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聂耳作为人民音乐家的奉献精神,以及《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学生珍惜当下,传承红色基因。
五、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与感受。
2. 收集一首你喜爱的爱国歌曲,并简单说明理由。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今后可进一步拓展相关音乐文化内容,丰富课堂形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七、板书设计
```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一、聂耳简介
二、歌曲创作背景
三、歌曲艺术特色
四、历史与现实意义
```
八、教学资源推荐
- 电影《国歌》
- 书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 网络资源:中国音乐网、央视纪录片《聂耳》
九、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注重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