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育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还能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因此,设计一节以“爱清洁讲卫生”为主题的活动课,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趣味性强、互动性高的教学方式,引导小班幼儿了解基本的卫生知识,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清洁活动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讲卫生的表现,如饭前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等。
2. 技能目标: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清洁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清洁、讲究卫生的意识,增强自我服务能力和责任感。
二、活动准备
- 洗手流程图或图片
- 小毛巾、肥皂、水盆等洗手用具
- 故事绘本《小熊的干净日记》
- 清洁工具模型(如小扫帚、抹布)
- 卫生习惯儿歌视频或音频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每天洗洗手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干净”的理解。随后播放一段简短的动画视频,展示小朋友在不同场合下的卫生行为,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2. 讲授与讨论(10分钟)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小熊的干净日记》,通过小熊从不爱洗手到逐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过程,向幼儿传递讲卫生的重要性。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如“小熊为什么会生病?”“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变得健康?”
3. 实践操作(15分钟)
- 洗手练习: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并带领幼儿一起模仿。过程中可以加入儿歌,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指缝搓搓、指尖搓搓”,帮助幼儿记忆。
- 角色扮演:设置“我是小小清洁员”游戏,让幼儿轮流使用清洁工具模拟打扫教室,体验保持环境整洁的乐趣。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孩子。同时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一次“家庭大扫除”,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
- 在班级设立“卫生小标兵”评比栏,每周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孩子。
- 定期开展“我的小手真干净”主题活动,巩固幼儿的卫生习惯。
- 鼓励家长配合,在家中也注重孩子的个人卫生教育。
五、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参与度,避免个别幼儿因害羞或胆小而被忽视。
- 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多用正面语言激励幼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 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实际,避免过于抽象或复杂。
通过本次“爱清洁讲卫生”的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卫生知识,还在实践中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良好的卫生习惯将伴随他们成长,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