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是元代散曲中较为著名的一篇作品,作者不详,但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这首曲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展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
原文:
《寿阳曲》
远浦帆归,斜阳暮色,孤舟独钓。
江风细,芦花白,渔歌起处,烟波万顷,人在画中行。
翻译:
远处的水面上,归来的船帆渐渐消失在天际;夕阳的余晖洒满天边,一片暮色笼罩着大地。一只小船静静地停泊在岸边,一位老渔夫独自垂钓。江风轻柔,芦苇洁白如雪,忽然间,一缕悠扬的渔歌从远方传来。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人在这画中缓缓前行。
赏析:
《寿阳曲》虽短,却意境深远,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图景。整首曲子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通过“远浦帆归”、“斜阳暮色”、“孤舟独钓”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闲适、淡泊的氛围,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江风细,芦花白”一句,用极简的语言描绘出秋日江边的静谧之美,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芦花飘舞的轻盈感。“渔歌起处,烟波万顷”,则将画面推向更广阔的天地,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人在画中行”一句,既是写实,也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赞美,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在山水之间,过一种宁静、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
结语:
《寿阳曲》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深远悠长的意境,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是一幅风景画,更是一种心境的写照,让人在阅读之余,心生向往,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