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选段:
陆九渊字子静,抚州金溪人。少时好读书,尝谓:“读书当明理。”其父尝问:“汝读何书?”对曰:“六经也。”父奇之,曰:“吾儿志向高远,可教矣。”
九渊性至孝,母病笃,昼夜侍奉,不离左右。母卒,哀毁骨立,庐墓三年,终日涕泣,乡里称其孝。
尝与朱熹论学,朱熹问:“天下何事最急?”九渊答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最为急。”朱熹深以为然,遂结为忘年之交。
翻译:
陆九渊,字子静,是抚州金溪县人。年幼时喜欢读书,曾说:“读书应当明白道理。”他的父亲曾经问他:“你读什么书?”他回答说:“读的是六经。”父亲感到惊讶,说道:“我的儿子志向远大,可以教导了。”
九渊性格极为孝顺,母亲病重时,他日夜守护在侧,不曾离开。母亲去世后,他悲痛欲绝,形销骨立,在母亲的坟前守孝三年,每天痛哭不已,乡里人都称赞他的孝行。
有一次,他与朱熹讨论学问,朱熹问道:“天下什么事情最为紧迫?”陆九渊回答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最为紧迫。”朱熹非常认同,于是两人结为忘年交。
练习题:
1. 陆九渊小时候最喜欢读什么书?
A. 《论语》
B. 六经
C. 《孟子》
D. 《大学》
2. 下列哪一项体现了陆九渊的孝心?
A. 他每日坚持读书
B. 母亲生病时日夜守护
C. 与朱熹成为忘年交
D. 在庐墓三年中每日哭泣
3. 朱熹认为天下最紧迫的事情是什么?
A. 修身
B. 齐家
C. 治国
D. 平天下
参考答案:
1. B
2. D
3. A
通过这篇文言文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陆九渊的高尚品德和学术思想,还感受到古人对孝道和修身的重视。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