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王建《十五夜望月》原文及鉴赏

2025-05-18 19:17:19

问题描述:

王建《十五夜望月》原文及鉴赏,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8 19:17:19

在古代诗词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是一首广为传颂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对月色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与人生感慨。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庭院景象。明亮的月光洒在地上,使得地面仿佛铺上了一层银霜,而树枝上的乌鸦也在这宁静的氛围中安然栖息。这不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更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

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寒凉的露水悄然滋润着桂花,既体现了夜晚的凉意,又暗含着对自然万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桂花作为秋季的重要象征,在这里不仅是景物的一部分,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第三句“今夜月明人尽望”则将视角从庭院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与家人团聚。在这明亮的月光下,无数人都在仰头望月,表达着各自的思念之情。这一句既写实,又富有哲理,揭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需求。

最后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则点明了全诗的主题——秋思。诗人并未直接说出自己的思念对象是谁,而是以疑问的形式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使诗歌更具韵味和深度。

总体来看,《十五夜望月》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朋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它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佳节的佳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悟之歌。时至今日,这首诗依然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