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一扇窗,也是一座桥。它让我看到了广阔的世界,也让我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翻开一本书,就像推开一扇门,而在这扇门后,总有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那是“书中有个我”。
小时候,我总喜欢趴在床上,捧着一本童话书,津津有味地读着那些奇妙的故事。《安徒生童话》里的丑小鸭教会了我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卖火柴的小女孩》则让我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每一次阅读,都仿佛是在与另一个自己对话。那个小小的我,时而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欢呼雀跃,时而又为他们的遭遇黯然神伤。在这些故事中,我学会了善良、坚韧和爱。
长大后,我开始接触更厚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坚强,保尔·柯察金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还有《平凡的世界》,孙少平的成长历程让我看到了普通人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这些人物的经历虽然遥远,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却与我的情感共鸣。他们就像镜子,映照出我内心的渴望与挣扎。
书中的角色,有时候像朋友,有时候又像导师。他们陪伴我走过孤独的夜晚,也指引我在迷茫时找到方向。记得有一次考试失利,心情沮丧得无以复加。那天晚上,我随手拿起一本《简·爱》,重新翻阅她那句经典的话:“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前的平等。”这句话如雷贯耳,瞬间驱散了我的阴霾。原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只要坚持自我,就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但我认为,读书更是一种融入生活的过程。书中的世界再美好,也终究要回归现实。然而,正是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书中的“我”,不是单纯的模仿者,而是成长路上的伙伴。
如今,当我再次翻开一本书时,我已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孩子,也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我是一个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人。但无论我变成什么样子,“书中有个我”这句话依然适用。因为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里,始终有着一个真实的我。
书,不仅记录了他人的故事,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我的灵魂。在这个充满喧嚣的时代,书籍让我保持内心的宁静。它告诉我,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要守住心中的那份纯真与热爱。正如一句话所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所以,感谢书,感谢那些书中的人物,他们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是从发现“书中有个我”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