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后赤壁赋考试默写重点句

2025-11-14 05:13:20

问题描述:

后赤壁赋考试默写重点句,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4 05:13:20

后赤壁赋考试默写重点句】《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继《前赤壁赋》之后所作的一篇散文,以其深邃的哲理、优美的文辞和独特的意境,成为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在语文考试中,《后赤壁赋》常作为古文阅读与默写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往往成为考查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在考试中常见的、需要重点掌握和默写的句子:

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个体微小的感慨,富有哲理性,常被引用。

2.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有限、自然永恒的感叹,情感真挚,语言凝练。

3.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这句话描绘了自然之美,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也是考试中常考的名句。

4.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通过水的流动与月亮的圆缺,表达宇宙变化与不变的哲理,语义深刻。

5.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表达了作者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是全文思想的核心所在。

6.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描写了宴饮后的场景,语言简练,画面感强,常用于默写训练。

7.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这一段描写奇特,意象丰富,是文章中极具艺术色彩的部分。

8.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以梦境收尾,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空灵的氛围,引人深思。

9. “觉而起,起而归。”

简洁有力,表现了作者从梦中醒来、回归现实的过程,意味深长。

10.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再次出现,强调人生短暂,呼应开头,结构严谨。

这些句子不仅在考试中频繁出现,也展现了苏轼在文学、哲学方面的深厚造诣。掌握这些句子,有助于理解文章主旨,提升古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建议考生在复习时,不仅要熟记这些句子,还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