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葬花词原文】《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封建社会的繁华与衰落。其中,林黛玉所作的《葬花词》是全书最为感人、最具诗意的部分之一,不仅展现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也寄托了对生命、爱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葬花词》原名《花魂》,后人常称其为《葬花吟》,是林黛玉在春末时节,看到落花纷飞,联想到自身处境,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长诗。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堪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葬花词》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飘李飞委尘土,裙裾不染旧时衣。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若将花共葬,花亡侬亦亡。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词》不仅是一首描写落花的诗,更是一首关于生命、孤独与命运的哀歌。林黛玉借花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悟。她将自己比作落花,既是对自身命运的悲叹,也是对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无奈与惋惜。
这首诗在《红楼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反映了林黛玉的内心世界,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悲秋”、“伤春”主题的典型代表。
结语:
《葬花词》以其深沉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仅属于林黛玉,也属于每一个在人生旅途中感受过孤独与失落的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葬花词》依旧能触动人心,唤起人们对生命、爱情与命运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