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

2025-07-30 23:28:57

问题描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蹲一个热心人,求不嫌弃我笨!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0 23:28:57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古诗词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为辛弃疾的一首经典词作,不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更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思想情感与人生感悟。本文将围绕这首词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提升其古诗词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词的基本常识,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能够准确朗读并背诵全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精神与豁达情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的深层含义,体会词人由“欢”转“愁”的情感变化。

- 难点:把握“欲说还休”的复杂心理,体会作者在人生经历后的深刻感悟。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你有没有经历过‘欲说还休’的时刻?”引发学生共鸣,引出词人辛弃疾的写作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文本初读

指导学生朗读全词,注意节奏与情感的表达。教师示范朗读,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词的韵律美与情感基调。

3. 字词解析

结合注释,讲解“丑奴儿”“博山道中壁”等词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词题及整体语境。

4. 内容赏析

- 结构分析:引导学生梳理词的结构,发现“少年”与“而今”的对比,理解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 意象解读:“层楼”“天凉好个秋”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 情感体验: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愁”的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5. 拓展延伸

结合辛弃疾的其他作品,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比较其风格与情感表达,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6.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生百味,各有其情”,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全词,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词意。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欲说还休”的理解与感悟。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个性表达,避免单一的知识灌输。同时,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

总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更能引导他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