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每课一练(鲁科版)】在化学学习中,理解化学反应条件对反应进行的影响是掌握化学原理的重要环节。本节课围绕“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展开,重点分析工业上合成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合成氨反应速率和产率的影响,并能够结合实际工业生产情况,分析如何优化反应条件以提高经济效益。
一、选择题
1. 合成氨的反应式为:N₂(g) + 3H₂(g) ⇌ 2NH₃(g),ΔH <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氨的产率
B. 增大压强不利于氨的生成
C. 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
D. 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答案:C、D
2. 在工业合成氨过程中,通常采用高温高压并使用铁触媒作为催化剂。以下关于这些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温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B. 高压是为了提高氨的产率
C.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限度
D. 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C
二、填空题
1. 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________(放热/吸热)反应,因此在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________(较高/较低)温度来控制反应的进行。
答案:放热;较低
2. 在合成氨过程中,为了提高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常采用________(加压/减压)操作。
答案:加压
三、简答题
1. 为什么工业上合成氨一般选择500℃左右的温度?请从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两个角度进行解释。
答: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升高温度会使平衡向左移动,不利于氨的生成。因此,理论上应选择较低的温度以提高产率。然而,低温会显著降低反应速率,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因此,工业上通常选择500℃左右的温度,这是在保证一定反应速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温度对平衡的不利影响,实现较高的产率与合理的生产效率之间的平衡。
2. 为什么工业上要使用催化剂?催化剂在合成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答: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快达到平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合成氨过程中,铁触媒作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氮气和氢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就能发生反应,提高了反应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四、拓展思考
假设你是一名化工工程师,正在设计一个合成氨的工厂。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几个优化反应条件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建议如下:
1. 控制温度在合理范围内:虽然低温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但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反应速率太慢,影响产量。因此,选择适当的温度(如500℃左右)可以在反应速率与产率之间取得平衡。
2. 提高系统压力:由于反应物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大于产物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加压强有助于提高氨的产率,因此应尽量提高反应体系的压力。
3. 使用高效催化剂:选择活性高、稳定性好的催化剂(如铁触媒),可以有效提升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4. 及时分离产物:通过冷凝或吸收等方式将生成的氨及时移出反应体系,可以促使反应向生成氨的方向进行,提高转化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优化合成氨的反应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结:本节课通过对合成氨反应的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了化学反应条件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掌握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其他化工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