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1.7(函数的表示法教学设计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1.7(函数的表示法教学设计教案),蹲一个热心人,求不嫌弃我笨!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9 14:50:56

1.7(函数的表示法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函数的三种主要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掌握每种表示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表示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函数关系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数形结合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其特点。

-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与适用性,灵活运用函数表示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例题、生活实例素材。

-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第1.7节内容,准备好笔记本和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入课题。例如:

> “某地每天的气温变化可以用一个图表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描述,那么我们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表达这种变化呢?”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函数的表示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2. 新知讲解(20分钟)

(1)解析法

教师讲解函数的解析法,即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

$$ y = 2x + 1 $$

说明其优点是清晰、准确,便于计算和分析。

(2)列表法

展示一个表格,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如:

| x | 0 | 1 | 2 | 3 |

|---|---|---|---|---|

| y | 1 | 3 | 5 | 7 |

说明其优点是直观、便于查看特定值,但不适用于连续变化的情况。

(3)图象法

利用坐标系画出函数图像,如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图象法可以直观反映函数的变化趋势,但精确度较低。

3. 合作探究(15分钟)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某超市商品的价格与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

- 哪种表示方法更适合用于销售数据分析?

- 如果给出一个函数的图象,你能写出它的解析式吗?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 巩固练习(10分钟)

出示几道典型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集体订正。例如:

- 已知函数 $ f(x) = x^2 - 2x + 1 $,求当 $ x = 1, 2, 3 $ 时的函数值,并用列表法表示。

- 根据给定的图象,写出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5. 小结与作业(5分钟)

- 小结: 回顾三种函数表示法的特点与应用,强调不同方法之间的互补性。

- 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1.7节相关练习题;

2. 举出一个生活中函数表示法的例子,并尝试用三种方法表示。

五、板书设计

```

1.7 函数的表示法

1. 解析法:y = 2x + 1

- 优点:准确、便于计算

- 缺点:不直观

2. 列表法:

x | 0 | 1 | 2 | 3

y | 1 | 3 | 5 | 7

- 优点:直观、便于查值

- 缺点:不完整

3. 图象法:

- 优点:形象、直观

- 缺点:精度低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次课程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种函数表示法的基本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加强练习。后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不同表示法之间转换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