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诗经卫风伯兮》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诗经卫风伯兮》,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7 22:42:12

《诗经卫风伯兮》】在《诗经》的众多篇章中,有一首名为《伯兮》的诗篇,出自《卫风》,虽篇幅不长,却情感真挚,细腻动人。它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诉说着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与牵挂,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爱情的执着与深情。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诗的开头,女子称自己的丈夫为“伯”,意为兄长,亦是心中最敬爱的人。她感叹丈夫英武非凡,“邦之桀”,即国家的英雄。他手持兵器,为君王冲锋在前,身负重任,令她既骄傲又担忧。这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个英勇、忠诚的男子形象,也流露出女子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自豪,也有不安。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自从丈夫东去,女子便不再打理自己,头发如乱草般散乱。“首如飞蓬”既是写实,也是心绪的外化。她并非没有香油和梳妆用品,只是“谁适为容”——打扮给谁看呢?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却饱含深情与失落。她的心早已随丈夫而去,再无心思顾及外表。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诗人用天气的变化来映射心情。她说:“下雨吧,下雨吧!”但太阳却依然明亮地照着。这种矛盾的景象,正象征着她内心的煎熬。她渴望丈夫归来,却又难以释怀;她愿意日夜思念,甚至甘愿因相思而头痛欲裂。这是一种近乎痴情的等待,也是一种深沉的爱。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最后两句,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她问:“哪里能寻到忘忧草?”并说要在北边种下它。可是,即使种下忘忧草,也无法真正忘记思念。她只能默默祈愿:愿我常常思念你,哪怕因此心痛难当。这种情感,已超越了简单的相思,而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牵挂与依恋。

这首诗虽短,却层层递进,情感由表及里,从对丈夫的赞美,到对自身处境的描述,再到对未来的期盼,最后归于深切的思念与痛苦。它不仅是一首闺怨诗,更是一首关于爱情与等待的诗篇,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离别时的柔情与坚韧。

《伯兮》的语言虽古朴,却直击人心,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爱情并未因时空的阻隔而褪色,反而在思念中愈发深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