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及rdquo及的意思_全诗赏析)】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首诗是贺知章晚年回到故乡时所作,抒发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
原诗如下:
> 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诗句含义解析
这句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字面意思是:孩子们看到我,却认不出来我是谁,笑着问我从哪里来的。
从字面上看,这是一种看似轻松、诙谐的描写,但背后却蕴含着深深的感慨。诗人年迈归乡,曾经熟悉的家乡人和景物都已改变,连孩童都不再认识他,这种陌生感让人倍感凄凉。一个“笑问”更显得无奈与心酸,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三、全诗赏析
《回乡偶书》虽然只有四句,但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1. 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点明了诗人离开家乡多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才回到故土。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沧桑与思念。
2.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说明尽管岁月流逝,诗人的口音依旧未变,但容貌已老去,鬓角斑白。这句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叹,也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
3. 第三句“儿童相见不相识”:描绘了一个令人唏嘘的场景——曾经熟悉的家乡孩子,现在却不再认识他。这是诗人内心最深的触动之一。
4. 末句“笑问客从何处来”:孩子们的天真笑容中带着疑问,仿佛在问:“你是谁?从哪里来?”这句话不仅写出了现实的荒诞,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身份的迷茫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对人生变化的感慨,以及一种淡淡的哀愁。
四、艺术特色
- 语言朴实自然: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情感。
- 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如“乡音无改”、“儿童笑问”,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 结构紧凑:四句诗层层递进,情感由浅入深,结尾一句尤为打动人心。
五、总结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仅是对一个具体场景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时间、记忆的一种深刻思考。它让我们感受到,即使回到熟悉的地方,也可能变得陌生;而真正的乡愁,往往藏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里。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的真情实感,以及那种超越时空的共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