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首联以回忆起往昔夫妻间的玩笑话开篇,如今却成现实,令人不胜感慨。颔联通过描写衣物被施舍殆尽以及针线盒仍留在原处不忍打开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物是人非的凄凉氛围。颈联则回忆起对亡妻旧情的怀念,并提到曾因梦境而赠送财物给亡妻,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尾联则点明主旨,指出这种生死离别的痛苦是人人都会经历的,但对于贫贱夫妻来说,这样的哀伤更是难以承受。
其二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病独登台。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乌鹊南飞无定期,梧桐半死清霜后。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颔联中“唯将终夜长开眼”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彻夜难眠的状态,表达了他对亡妻深切的怀念。颈联运用了“乌鹊南飞”与“梧桐半死”的典故,寓意着自己的孤独无助。尾联则通过描写自己独自躺在空床上听着窗外雨声的情景,以及再也无人为自己补衣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孤寂之感。
其三
检点遗文泪满巾,十年尘土付浮云。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首联回忆起整理亡妻遗物时泪流满面的情景,感叹岁月如浮云般飘逝。颔联中“伤心桥下春波绿”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但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悲伤,因为这里曾经是与亡妻共度美好时光的地方。“曾是惊鸿照影来”则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亡妻的美好形象。颈联提及四十年后的今天,一切都已改变,只有沈园里的柳树依旧苍老,不再吐絮。尾联则表明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但仍要前来凭吊亡妻的遗迹,表达出对亡妻永恒不变的深情。
这三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实状况。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元稹作为一位情感丰富且才华横溢的诗人,在面对人生重大变故时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