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1. 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等器材在血管或非血管腔道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请问以下哪项不是介入治疗的特点?
A. 创伤小 B. 恢复快 C. 手术时间长 D. 定位准确
正确答案:C
解析: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定位准确等特点,因此手术时间通常较短。
2. 在进行介入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哪些准备?以下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A. 禁食禁水 B. 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C. 停止所有药物使用 D. 心理准备
正确答案:C
解析:介入手术前应根据医生指导调整用药,而非全部停止服用药物。
3. 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介入治疗?
A. 肿瘤性疾病 B. 血管疾病 C. 急性感染期 D. 出血性疾病
正确答案:C
解析:急性感染期可能增加手术风险,一般不建议在此期间进行介入治疗。
4. 介入治疗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哪些指标?
A. 生命体征 B. 穿刺部位情况 C. 尿量变化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解析:介入治疗后需要全面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穿刺部位以及尿量变化等,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
1. 介入治疗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解析:介入治疗适用于肿瘤、血管疾病等多种病症,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2. 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无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解析:任何医疗操作都必须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这是医学伦理的基本要求。
3. 介入治疗后的护理重点在于预防感染。(√)
解析:术后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4. 所有介入手术都需要全身麻醉。(×)
解析:并非所有介入手术都需要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即可满足部分手术需求。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介入治疗的优点。
答:介入治疗的优点包括创伤小、恢复快、定位准确、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等。它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并缩短住院时间。
2. 如何做好介入治疗前的心理护理?
答:首先要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过程及预期效果,消除其恐惧心理;其次要鼓励家属给予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最后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其放松身心。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答:(1)经皮穿刺活检术,用于获取组织样本以明确诊断;
(2)动脉栓塞术,主要用于控制出血或阻断肿瘤供血;
(3)球囊扩张成形术,常用于治疗狭窄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4. 针对介入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应该如何进行护理?
答:针对出血,应立即压迫止血并观察生命体征;对于感染,则要加强伤口换药频率,并合理使用抗生素;若出现过敏反应,则需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采取抗过敏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某患者因肝癌接受TAC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第一天出现发热现象,请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
答:发热可能是由于肿瘤坏死吸收所致,属于正常现象之一。护理措施如下:
(1)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记录波动规律;
(2)保持病房空气流通,调节适宜温度湿度;
(3)鼓励多饮水促进代谢产物排出;
(4)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
(5)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
以上就是本次测试的内容及其答案解析,希望各位新入护士朋友能够认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患者!